自然環(huán)境
【地貌】 芝罘區(qū)屬低山丘陵區(qū),呈現(xiàn)低山、丘陵、準(zhǔn)平原、平原和海岸等多種地貌類型,組合成石質(zhì)山嶺、荒坡嶺、坡麓梯田、嶺地、近山階地、傾斜平地、微斜平地、河灘地、山前泊地、濱海緩平地、濱海洼地、鹽荒地、緩崗、沙丘14種微地貌單元。南部和北部的芝罘島丘陵起伏;中部奇山山脈橫亙,為域內(nèi)屋脊和分水嶺,山勢蜿蜒成多支山梁,伸向西北、西南、南及東北方向,形成逐級下降成層分布的丘陵階地,梁尾傾伏于濱海及河谷平原;東、西部地勢較為平坦。山間谷地、河谷兩側(cè)、濱海地帶,分布著準(zhǔn)平原和沖積、海積平原。沿海地帶屬山地港灣型海岸,岸線曲折,山與灣相間,形成較大自然港灣4個。陸地北端的芝罘島為陸連島。北部海域島嶼如屏,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16個。島岸與陸岸北南對峙,其間是水面廣闊、波流緩穩(wěn)的淺海區(qū),灘涂廣闊。整個地形中部高、四周低,呈輻射流向。平均海拔50米以下,低于40米以下的占總面積的57.9%,山地海拔為200米—410米之間,最高峰大(又作岱)王山海拔401.7米,最低點(diǎn)西沙旺海拔1米。山脈分北、中2列。北列為芝罘島丘陵,西起山西頭,經(jīng)老爺山、東旺山,東越大海至崆峒島北山,北西方向,斜橫海面。中列為奇山山脈,東西向,東起大王山,經(jīng)黑夼山、塔頂,西迄蓁山,山體總長約7公里,南北寬約2公里。其中段南行分支呈“掌”狀,有左、中、右3路。左路有荊子山;中路有蛤蟆石、峰山、五卒山;右路有黑塔山、平頂山;北行分支有蝎子頂、小璜山、毓璜頂,余脈至煙臺山迄海。西段南行分支最長,有老虎山、馬山、砲山、車山,止于圍子山;西南行分支有金夼頂、古墓山、晾甲山、桌山;北行分支有金黃頂、乳子山、摟子山,經(jīng)西炮臺山、垛山傾伏于濱海平原。主要山脈38座。名山有老爺山、大王山、塔山、蓁山、毓璜頂、摟子山、西炮臺山、巋岱山、五卒山、煙臺山等。河流無大河。界于芝罘區(qū)與福山區(qū)間的大沽夾河為主要河流。其他河流依奇山山脈嶺背南北分流,源近流短,暴漲暴落,均屬山區(qū)性河流。主要有勤河、區(qū)河、橫河、解放河、幸福河、西南河、大海陽河。
【海灣】 芝罘區(qū)海域有3處海灣,分別是芝罘灣、套子?xùn)|灣和金溝寨灣。
【海島】 芝罘區(qū)海域有全國最大的陸連島—芝罘島。除陸連島外,大、小島嶼20多個,其中有居民居住島為崆峒島。各島分布在西北、東北和北3個區(qū)域。島岸線長18.63公里,島嶼面積1.27平方公里。最大的島是崆峒島,面積0.79平方公里;最小的是大摩羅石島,面積為530平方米。最高的島為崆峒島,海拔63米;最低的島為大巖石島,海拔8米。最遠(yuǎn)的島為地理星島,距大陸最近距離7.4海里;最近的島為磆碌島,距大陸最近距離僅0.03海里。
【景觀】 芝罘區(qū)瀕臨黃海,山清水秀,氣候宜人,是避暑納涼、旅游觀光之勝地。區(qū)內(nèi)旅游景點(diǎn)17個。其中,國家AAAA級2個,AAA級7個。
【氣候】 芝罘區(qū)地處北溫帶東亞季風(fēng)型大陸氣候區(qū),年溫適中,氣候溫和,季風(fēng)進(jìn)退有序,四季變化分明。大陸度53.8%,同大連、秦皇島、青島等北方沿海城市相比,受大陸影響程度輕,更接近海洋性氣候特點(diǎn)。因?yàn)l臨北黃海,受海洋調(diào)節(jié)和影響,冬少嚴(yán)寒,夏無酷暑,春季溫暖,秋季涼爽,年均氣溫12.6攝氏度,相對濕度64%。累年年平均日照時(shí)數(shù)2667.2小時(shí)。累年年均降水量581.2~684.9毫米,累年平均日總云量4.9成。